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
分享到:
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252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 2025-07-28 18:22
  • 来源: 邵阳市医疗保障局
  • 字体【      】


邵医保提字〔2025字第11号(A类)

政协次会议第0252提案

李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收悉。现复如下:

一、关于地方层面的医保卫健协同尝试方面

一是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深化医改工作要求,推动“三医联动、六医协同”集成改革,我局围绕医保领域“6+N”改革方案,先后组织起草了《邵阳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县市医保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邵阳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带量采购提质扩面十条措施》《邵阳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评价码工作方案《邵阳市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病种分值协商确定办法》等改革文件,下沉12个县市区医保部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各类座谈;先后2次赴省医疗保障局汇报医保领域相关改革方案,争取省局支持。举办了2025年全市医保经办能力提升培训班,重点对出台的医保政策进行解读,对改革文件落地进行业务实操培训。二是全省统一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目前纵向与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对接,横向与医药机构费用结算、省数据局数据共享、商保公司“医惠保”理赔直付、银行个人账户资金划拨移动支付对接、卫健委电子处方监管等,信息建设逐步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二、关于提高老年人人员、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方面

目前我市执行全省统一医保待遇标准,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通过梯次报销,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在公平适度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医保待遇和大病保险的基础上,对特殊困难人群还有倾斜政策。一是参保有资助。特困、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对低保、低边和监测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50%资助。二是大病有倾斜。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40万,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起付线降低50%,在扣除大病保险起付线以后,各段报销比例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年度封顶线。三是救助有兜底。对困难群体住院和慢特病门诊、双通道药品产生的医疗费用实行分类救助。对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超过当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经规范的申请、审核程序,实行再救助或重特大疾病救助。

三、优化经办服务管理方面

一是按照国家医疗保障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建成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互联网医保服务平台,实现医保业务信息的统一管理。加快医保电子凭证的推广应用,实现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药机构电子凭证应用全覆盖,充分发挥费用结算、信息查询等主体作用,提升信息化水平与服务效能。二是推进“一站式”服务模式,市域内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出院就能一站式办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报销结算。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湘医保小程序等统一的线上备案渠道,实现异地备案网上办和掌上办。三是积极推进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为合理方便老年人办事,配备了电梯扶手、残障、座椅等老年人必备物品。

四、扩大医保报销范围方面

 按照国家医保待遇清单制度的规定,医保药品目录由国家医保局统一制定,各地不得制定和调整。国家医保局自2019年成立以来,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已经形成常态。一是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是指对少数病情较重、病程较长、门诊医疗费用较大的特殊病种。2023年1月起,职工门诊慢特病病种由原来的29种扩大到43种。2023年9月起城乡居民门诊慢特病病种由原来的43种扩大到47种。目前跟心脏有关的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纳入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二是我市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执行全省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和支付标准,“免赔照护服务”未纳入基本医疗报销范围。三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加剧,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而需要长期护理的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社会保险通过社会共济的方式减轻失能人员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确保能获得必要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将启动长期护理保险。五、对医院进行公益性支持方面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市财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了财政兜底,如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市财政对隔离点建设、方舱医院建设、核酸检测、新冠病人诊治等方面进行了财政兜底;社会资本在2020-2023年期间,捐献了一些救护车到公立医疗机构,并捐献了一些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根据国家化债要求,市财政对公立医院债务逐步进行化解。

    六、增加基层医疗设备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面

各县市区均已出台文件明确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逐步落实乡镇卫生院全口径财政预算。2024年我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6.19亿元(同比增长12.75%);市本级(含三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2820万元(同比增长55.03%); 市本级配套三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1091.27万元;争取上级资金1000余万元,为8个脱贫县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救护车12台、健康一体机900余台。加快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2025年新增邵阳县五峰铺镇、新宁县回龙寺镇2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省级项目,现有6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获得省级项目支持,目前共投入建设资金2100万

七、逐步加大对养老院的投入方面

一是兜底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近五年,新改扩建县级失能照护中心4所,乡镇区域性中心敬老院10所,新增养老床位147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310张,特困人员供养能力大幅提升,全面实现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率100%。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消防改造工程,对入住率低、硬件条件差、安全水平低的偏远老旧特困供养机构进行全面整改,累计投入消防整改资金4000余万元,全面完成81家养老机构消防改造,29家养老机构予以关停。二是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持续推广。以全国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全市60周岁及以上经济困 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进行入户评估,累计完成10635 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9707名老人提供为期一年的免费助浴、助洁、助餐、助行、助医、巡访关爱等上门服务,让居家养老观念逐渐具象化。新增老年助餐点136个,将老年助餐点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深度融合,探索出“日间照料 +助餐”“居家服务+助餐”等多种助餐模式,擦亮“三湘颐养”老年助餐品牌。下一步民政局将医养结合列为老龄和养老事业发展规划内容,形成医养产业发展规划体系。综合考虑各县市区失能失智老年人数量、集中照护需求等因素,加快建设服务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养老机构。明确具备条件的县级公办养老机构均应开辟失智照护专区或单元。加强开展失能失智照护服务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作,建立转诊、就诊合作机制。大力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促进医养机构建设。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医疗健康智能设备的移动医疗示范,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提供优质便捷医疗服务、参与全人群健康管理。      

八、改善居民养老福利方面

一是稳步落实老年福利补贴。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基本养老补贴标准为50元/人/月;百岁老人长寿补贴标准500元/人/月;高龄老人(90 岁-99岁)补贴标准100元/人/月;高龄老人(80岁-89岁) 补贴标准20元/人/月。二是落实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服务。聚焦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和状况,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健康咨询等个性化关爱服务,与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医疗机构合作,共同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我市共有 60994名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服务覆盖率达100%。

九、加强教育知识宣教方面

邵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建立市级老年健康教育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优势,指导各地开展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创新,制作健康教育宣传片、短视频,通过市卫健委官网及其他等网络媒体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推进健康教育“三进活动”(进家庭、进社区、老年大学),依托敬老月、老年健康宣传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科普。

感谢您对医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邵阳市医疗保障局

2025年5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邵阳市医疗保障局

联系电话:0739-508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