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动态信息
分享到:
湖南医改大动作:深化基层门诊统筹综合改革!
  • 发布时间: 2025-07-23 16:59
  • 来源: 湘医保
  • 字体【      】

7月16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基层门诊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进一步提高门诊医疗保障水平,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创新健康增值服务赋能基本医保参保机制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行动。

根据《通知》,本次湖南省的改革直面两个核心矛盾,在三方面作出重要创新突破,且改革紧紧围绕湖南医改五年战略框架,筑牢基层健康防线。

围绕基层突出问题深化改革路线

湖南省此次改革直面两大核心矛盾,其一是基层支出占比不大,实际报销比例不高。《通知》提到,在2023、2024年基金支出分别为21.33亿元、25.29亿元,分别占当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总额的3.93%、4.32%,远低于10%的筹资规模上限,大量资金未被有效利用起来。与此同时,2023、2024年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的居民,实际报销比例分别为57.43%、57.98%,群众基层就诊报销比例低,政策红利未充分释放,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慢病患者需要常年用药,报销比例低将会加重群众就医负担。

其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薄弱,造成患者信任度缺失。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不高,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诊疗能力有限,就医人次少。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存在一定差异,造成用药不便。基药制度影响基层机构医疗机构药品配备和使用。如此造成的后果是,居民患小病可能也会去大医院就诊,对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实行造成障碍。

2019年,湖南省医保局、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保障政策的通知》中指出,除了普通门诊统筹基金筹资规模占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总额的10%外,参保居民在协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政策范围内门诊医疗费用不设起付线,支付比例70%。一个结算年度内,门诊医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由各市州结合实际制定。

三剂“药方”重构基层医疗生态

《通知》对于本次改革目标明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增加基层承接量,促进基层首诊,同时促进医疗机构合理诊疗,自主控费;增强参保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参保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医保报销、公卫服务以及特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提高报销比例;确保基金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参保群众的健康宣教、慢病管理等服务,让小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不至于转为大病或者延缓大病发病时间,提高门诊诊治效益。

《通知》规定,湖南省各市州根据县市区自主申报结果原则上确定不少于1个地区实施基层门诊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形成“资金包”“政策包”“服务包”,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式,按照“总额预算、包干支付、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原则,开展按人头付费的基层门诊统筹综合改革。

整体来看,政策主要是以“资金+服务+机制”组合拳打通堵点。

其一,报销比例跃升,慢性病保障升级。《通知》要求,在接下来的一个自然年中,在参保地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在签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通门诊就诊时,不设起付线,医保政策范围内普通门诊诊疗服务按70%比例报销,特定政策清单项目内容按90%比例报销,医保支付限额长沙560元、其余市州420元;在签约家庭医生门诊就诊时,不再收取诊查费。如此可以显著降低轻症及慢病费用报销门槛。同时,该地在探索按人头付费的路子,即参保地签约家庭医生的参保居民普通门诊由按项目付费改为按人头付费(按人头付费预算总额=签约参保居民人数×基础人头费),相关部门会建立与评估结果挂钩的年终清算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对签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梯度进行二次分配。

根据《通知》,在参保地签约的职工可叠加享受改革政策和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政策,其在签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通门诊就诊时,优先执行改革政策,改革政策限额使用完毕后,再执行职工门诊共济政策。

其二,服务包分层设计,健康管理前置。改革提供“基础服务包”“增值服务包”和“个性化服务包”,通过家庭医生实现“防诊治管康”全周期服务。“基础服务包”包括健康档案管理、预约诊疗等;“增值服务包”涵盖慢病管理、老年人健康体检、儿童预防接种等;“个性化服务包”则针对特殊需求,如上门巡诊、康复护理等,参保人可自愿选择。试点地区参保群众不仅能在基层医疗机构享受更高比例的报销,还能通过家庭医生获得健康管理、慢病随访等增值服务,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

其三,支付机制改革,激励医院主动做好服务。改革后,签约居民的普通门诊费用由按项目付费改为按人头付费,医保部门按月向基层医疗机构预付费用,年底根据按人头付费总额及医疗机构实际提供服务情况,衡量医疗机构基金使用效率,对基金使用率在合理区间的给予结余奖励,促进医疗机构重视健康服务,同时避免医疗服务不足。

新政策延续湖南医改一贯战略

《通知》延续了湖南省对基层医疗机构加大支持力度的一贯方针和战略。

今年5月,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总体方案》,提出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逐步实现慢性病日常管理可不出村、一般常见病种可不出乡、复杂常见病种可不出县、多数病种可不出市、所有病种可不出省的目标,提升人民健康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湖南省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步入快车道。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目前,该省99个县(市、区)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5年底,90%以上的县(市、区)将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

据悉,该地借力家庭医生“乡缘优势”,正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行动。2025年,该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标人群数不少于2000万人,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满意度均达80%以上。目前,全省已签约居民731.9万人,签约率36.6%。《通知》中对于家庭医生签约履约的规定着墨颇多,接下来或将更深层次地在这方面发力。

同时,《通知》延续了湖南省自2018年至今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方面财政倾斜政策传统,确保基层医疗改革稳步、有序、可持续发展。

据悉,本次改革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各试点地区将根据运行情况动态调整政策。湖南省医保、卫生健康部门将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加强对签约履约、医疗行为、药品使用的监管,严查虚假签约、冒名就医等违规行为,确保医保基金合理使用。同时将加强对改革成效的监测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全省推广,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医保改革红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邵阳市医疗保障局

联系电话:0739-5082391